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核心课程:C 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 A、汇编语言及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等。
主要实践课程: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程序设计技能训练、算法与数据结构综合训练、数据库系统开发综合训练、工程实践能力训练、计算机系统能力综合训练、工程项目实践训练)、企业实践、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
每学期具体课程设置如下图所示:
二、人工智能专业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导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机器学习A、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控制及智能机器人。
主要实践环节: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形成了以开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面向应用的项目驱动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实验、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多种途径,夯实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主要包括:EDA设计、机器学习综合设计、智能控制综合设计、机器学习综合设计、AI实践与应用、创新创业实践、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
三、网络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 |
学分 小计 |
必修课学分 |
选修课学分 |
||||
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 |
思想政治类 |
39 |
17 |
7 |
|||
军事类 |
1 |
||||||
体育类 |
4 |
||||||
外语类 |
10 |
||||||
通识选修类 |
|
||||||
学科基础课程 |
数学类 |
24.5 |
15.5 |
2 |
|||
物理类 |
3 |
||||||
电类 |
4 |
||||||
专业基础课程 |
计算机数学类 |
35.5 |
7 |
4 |
|||
计算机类 |
20.5 |
||||||
计算机网络类 |
4 |
||||||
专业课程 |
专业平台课程 |
29.5 |
2 |
10.5 |
|||
专业方向课程 |
17 |
||||||
集中实践环节 |
实习实训 |
38 |
12 |
|
|||
课程设计 |
12 |
||||||
毕业设计 |
14 |
||||||
学分合计 |
166.5 |
143 |
23.5 |
||||
学分分布 |
必修课 比例 |
85.89% |
任选课比例 |
14.11% |
|||
实践环节比例 |
22.82% |
备注 |
|
课程体系的制定参考了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围绕毕业要求展开,确保涵盖专业核心知识和技能,具体包括网络技术、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包括实验课程、项目实践、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对课程进行及时调整和更新,开设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课程,让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A、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电磁场与电磁波、模拟电子技术、电路分析基础、高频电子线路、智能铁路信息技术、DSP原理与应用技术、嵌入式原理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EDA设计等。
主要实践环节:注重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形成了以开放实践教学、校企合作、面向应用项目驱动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实验、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多种途径,夯实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实习、通信原理实训、电子电路综合设计、程序设计技能训练、EDA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五、软件工程专业
整个软件工程课程体系结构共分为四个模块(如图1所示),公共基础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其中公共基础模块和学科基础模块由学校独立承担,满足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要求。而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成立专门的教学委员会,企业结合目前的市场需求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需求,提交教学委员会审核,教学委员会根据产业发展方向,审议并修订课程计划,企业在提供所需的软件环境,对市场上实用的新专业技术、新应用方向、新应用系统环境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支持。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图
不适合纳入到专业核心模块的培训学习内容安排在专业拓展模块中单独开设选修课程,从而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管理,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培训,学校按照教学体系要求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考评。这样,在不增加学生、学校、老师额外负担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总体教学计划完成,提高学生实用技能。
六、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本专业课程体系完备,从思想道德、军事理论、数理基础、专业知识到实习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体系。
核心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字图像处理,造型基础,计算机网络,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图形学,脚本语言技术,三维动画技术,游戏设计与制作,虚拟现实技术等。
实践类课程包括:认识实习、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交互动画综合训练、三维建模实训、游戏开发综合训练、三维可视化实训、虚拟现实技术实训、创新创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